貿易戰已從政治的口舌之爭演變成實際執行的法律,影響著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全球貿易流動。對美國而言,貿易戰可能導致國內通脹上升將有機會是最重的負擔,可能迫使美聯儲(Fed)加快進一步加息的步伐。
特朗普在貿易上的激進立場令美聯儲陷入尷尬局面,關稅的可能導致價格上升迫使美聯儲有壓力透過加息以配合增長的消費者通脹。我們預計2018年將再有兩次加息,而2019年將再有三次,但額外關稅也可能導致2019年的加息次數增加。除了消費者方面,面對利率提高和投入成本上升也可能誘使美國公司去槓桿化 (deleverage) 並減少其資本支出。
如果所有受影響國家跟上已公佈的美國關稅,新關稅可能達至1.377兆美元,約佔全球GDP的1.71%和全球貿易的8.78%。但是,今年只有1090億美元的美國關稅是已經實施或很有可能實施的。
中國已通過對美國產品開徵報復性關稅,應對美國對其產品徵收的關稅。美國的關稅清單針對高增值產品,正正就是「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重點清單。中國的關稅清單則主要集中於美國農業、能源、化學和醫療產品。
受中美關稅影響的產品
首批徵收340億美元美國關稅: 引擎和馬達 | 首批徵收340億美元中國關稅: 肉製品 |
第二批徵收160億美元美國關稅: 石油產品 | 第二批徵收160億美元中國關稅: 煤炭 |
宏觀影響
對美國而言,關稅可能無法實現特朗普縮小國家貿易逆差的既定目標,因為美元強勢和報復性關稅皆可能抑制出口。
然而,中國在GDP方面可能比美國更受打擊,因為中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出口。假如特朗普落實所有公佈的關稅,對中國GDP增長的拖累可能高達0.36%。根據美聯儲六月份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記錄,美國2018年的GDP增長估計僅比預測的2.8%減少0.11%。
對中國政府來說,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讓人民幣貶值,但考慮到北京早前在2015年人民幣大幅貶值後嘗試遏止資本外流的經歷,他們會盡力避免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政府反而更有可能從邊際利潤入手加強經濟,正如其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鼓勵國內貸款。如果特朗普增加的關稅超過中國從美國實際進口的數量,那麼中國將無法向等量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這可能令北京轉而考慮推行財政刺激措施。
通脹風險
美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依舊是供應方面的通脹上升。
假設美國消費者價格隨著關稅轉嫁至最終消費者而上漲,目前的關稅再加上對中國徵收的500億美元關稅,可能會令美國消費者通脹上升約15個基點。如果所有公佈的關稅得以實施,當價格上漲悉數轉嫁至最終消費者時,核心通脹 (不包括原油)的上升可能會高達78個基點。然而,黏性的價格意味美國企業需要多於一年的時間才可能將價格上漲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隨著企業和消費者價格的上升,關稅負擔亦將影響美國和中國的勞工市場,但是中國工人將比美國工人遭受更多損失 。 亞盟金融研究估計,若果所有公佈的關稅終告落實,美國因關稅而損失的工作崗位為690,000。同樣情況下,我們估計中國亦將有1,550,000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
持續擴大的貿易戰似乎仍處於初步階段,但其後果已經隱約可見。隨著特朗普與全球各地的領導人爭持不下,包括歐盟以及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戰的影響可能會逐漸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