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

亞盟專論:金融科技有助強化風險管理

投資界朋友對筆者近期論述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及在各方面的配套和應用,皆表認同。他們亦預期金融行業得到科技的支持而出現顛覆性的發展。任何發展亦將無何避免地帶來風險,故此他們詢問筆者金融科技如何應用於風險管理,以面對任何難以預知事件的發生及減低其衝擊。筆者將在以下篇幅提問,並由亞盟金融信貸風險部-國際業務信貸風控總監趙思彬小姐作答,以雙向溝通型式闡述金融科技如何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

問:參與金融活動必會面對風險,投資者應如何理解風險及製定風險控制(風控)措施時有何原則?
答:其實,風險是源自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優良的風控機制就是為日後可能發生的不利事故及其影響,作出合適的深度、廣度和持續性評估,及作出相應準備,從而減低或抵消日後若該不利事件發生時所造成的衝擊。情況就如我們買醫療保險,目的是減少日後若有危疾出現時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衡量風險時,我們亦可考慮衝擊的嚴重性,而製定不同程度的措施,如最壞情況或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問:能否設定最穩妥的風控機制 ?
答:沒有人擁有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專業投資者亦未能全面預測不利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規模。他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以相應的風控措施減低不利事件發生時的影響。從投資角度來看,若制定風控措施時的預期市場波幅,與日後市場出現的情況相若,便是出色的風險管理。風控措施若過度覆蓋市場的波幅,風控成本將會太高。若風控措施不足以應付市場波動,對資產組合的回報造成負面影響。

問:設計風控機制时,有何考慮因素?
答:以信貸風險管理來說,我們通常會看5個C:Character (品格)、Capacity(還款能力)、Capital (資本)、Collateral(抵押)及Condition (條件);並因應個別借款者的財務情况,而設定不同風控措施。總括而言,品格主要是看借款者的還款往績,尤其在信用評級機構的記錄。還款能力就是評估借款者的收入或現金流,預估能否支付日後的每月還款。資本的重點是看借款者所能拿出的資金。抵押意指可供金融機作構抵押品的資產,如物業或股票等。條件通常指金融機構貸款給不同借款者而定的不同條件及條款,如利息水平、貸款金額、還款期和抵押品相對借款金額比例等。
問:科技對金融行業的風控有何貢獻?
答:隨著科技的急速發展,特別是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的崛起,投資者更能高效地處理大量資料,及研發出更精準及細緻的金融分析工具,從而減低預測時的誤差。金融科技的強項就是收集及分析數據,並作出較為準確的預測。但這些預測工具仍然需要人類經驗的駕馭,決定不同數據的重要性。畢竟,金融活動是人類行為和心理的反映。

問:對現階段金融與科技的配合程度有何看法 ?
答:我認為金融與科技的配合現處初始階段,在應用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機器學習相信將會取代更多傳統的作業模式。從實踐的角度看,現時很多金融企業及監管機構對數據有不同定義,而且它們各自的資訊科技系統未必能兼容。這些環節還需要資訊科技工程師去突破各種框框及重新設計有關系統,好讓數據更能劃一化,促進大數據進一步發揮其功效。
問:現時金融機構以金融科技作風控應用的普及性為何?
答:新型及專精型的金融機構較樂意利用金融科技控制風險,因為這類機構以業務精簡及創新為主,金融科技對它們業務運作和推展的力度較為大。但大型金融機構因歷史包袱及內部架構對全面接受金融科技需時較長,而全方位採納金融科技必須整顿這些歷史包袱及重整架構。不過部分大型金融機構近來願意投資在沙盒(sandbox),意指在隔離的環境進行金融科技的實驗,待成熟後,才在日常業務中應用;長遠而言,這有助它們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

分享這篇文章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