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盟專論:貿易戰及持續加息陰霾下的另類投資機會 — 美國消費信貸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及投資者預期美國年內加息兩至三次和明年升息三次,環球市場氣氛轉趨審慎。鑑於現時的市場環境,投資者不禁會問,配置何種資產才能取得理想回報?衡量美國股市風險的VIX指數《或稱恐慌指數》今年首季急升81%,為2011年第三季以來的最大升幅。美國國庫10年期債券孳息率由年初的2.41%,飆升至二月下旬的2.95%,現於2.77%水平徘徊,

投資債券與消費貸款的差異

如果想尋找有利可圖的投資策略,許多投資專家都會建議投資高收益公司債券。公司債券及其他投資方案都屬於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被視為能幫助投資人逐漸改善投資組合的方法。然而,投資消費信貸卻越來越受青睞,如果採用消費貸款這種新方式,貸款到期時,就可以從主要投資與利息支出兩個項目看見獲利與投資有所成長。

為什麼美國消費信貸商品,是升息趨勢下固定收益新選擇? 三張圖讓你秒懂

很多投資人偏愛固定收益商品,標榜「高收益」的高收益債因而成為投資人的最愛,然而,隨著高收益債收益率下滑,以及擔憂美國升息可能對高收益債帶來的影響,許多投資人都在問:是否有更好的固定收益商品可以選擇?答案是:「有的」,那就是美國消費信貸。美國消費信貸是投資美國消費性貸款市場,是近10年內才崛起的新資產類別,主要是拜金融科技之賜,

美國升息趨勢確立 這樣布局最安心 固定收益投資「三低」商品 安度升息震盪穩增值

隨著經濟復甦腳步明確,美國確定走向升息之路!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2018年預計將升息3次,顯示美國這2年將持續升息。此趨勢儼然是投資人2018年最無法忽略的因素。升息往往牽動資金板塊挪移,造成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固定收益商品也會受到影響,既然美國升息趨勢底定,固定收益投資人該怎麼布局才能避免資產受到影響?

金融科技與銀行業——如同亞馬遜與沃爾瑪之爭?

零售業巨頭亞馬遜(Amazon)與沃爾瑪(Walmart)決定在2017年一決高下,雖然雙方皆以正成長結束這一年,但其他小型商家並沒有如此幸運。在2017年夏季,亞馬遜在眾所矚目下併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而沃爾瑪則推出「便利購物」(convenience shopping)這項新服務,且不斷壓低售價,使小型零售商無法跟進。

美國個人消費貸款市場:波動中的避風港

全球股市近期歷經重挫,而最近一次類似情形是2008年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後稱次貸危機)。雖然市場對於短期內將再次發生類似危機的猜測甚囂塵上,但此時作出結論仍為之過早。重點在於,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的股市重挫並非突然,反而是對整體經濟的自然反應。就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一年,美國失業率上升速率逐步加快;

2017年投資回顧

2017年縱然緊張且風雨飄搖,但同時也是頗具生產力的一年。全球景氣逐漸復甦、蓄勢待發,成功帶動了投資的獲利能力。股票市場可謂資金資產的領導者。市場投資者設法忽略北韓飛彈試射、英國與歐盟複雜的脫歐條款談判,以及加泰隆尼亞的獨立公投等政治因素,轉而將焦點放在經濟成長上。

AI加持下的投資:2018年與未來展望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是另一眾人熱議,卻鮮少有人真正了解的詞彙。人工智慧大致可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一詞代換使用,多做為資料分析之用,但近期有多數人士認為,投資領域使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與實際風險脫節。人工智慧的概念據傳於1950年代,甚至在戰前便已出現。

加密貨幣:可為?不可為?

新型態基金席捲市場已有一段時間,而這些基金所運用的「新興」策略實則大同小異。加密貨幣的「多元策略」風靡一時,從紐澤西、新加坡,到瑞士楚格(Zug),相關基金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促使對沖基金研究機構(Hedge Fund Research)在沉寂多時後首次發表新策略指數。該市場的高變動性使加密貨幣顯得魅力無窮。

這樣思考最聰明 像銀行家般投資

消費者貸款不僅持續為傳統銀行帶入營收,同時亦為新形態科技放貸平台創造收益。儘管該垂直產業極具吸引力且獲利甚豐,亞洲投資者卻尚未跟上腳步。若是投資者能像銀行家那樣投資,透徹了解特定平台的運作與績效機制,就能掌握這項發展中的獨特投資機會。消費者貸款之所以如此吸引全球投資者,除了永無止盡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黏性(stickiness)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