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open(/tmp/sess_f74b1a273609d6b641f5ba46c9fb854b, O_RDWR)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html/wp-content/themes/elementor-hello-theme/functions.php on line 619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files (path: ) in /html/wp-content/themes/elementor-hello-theme/functions.php on line 619
從Libra看金融業與大型科技公司的護城河之戰 - Assured Asset Management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

從Libra看金融業與大型科技公司的護城河之戰

本文作者為亞盟金融聯合創辦人及首席投資長林彥君,刊載於台灣工商時報2019年7月12日政經八百專欄

最近臉書公布加密通貨Libra計畫,宣稱將透過該全球數位貨幣來改變全球金融體系,引起高度關注與廣泛討論。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阿里巴巴、亞馬遜、臉書、谷歌和騰訊等大型科技公司揮軍金融服務,金融業已經面臨與大型科技公司的護城河之戰。在這場戰役裡,大型科技公司的盤算是什麼?影響為何?金融業如何應變?

大型科技公司揮軍金融 意在取代銀行?

目前大型科技公司涉及的金融服務,已經涵蓋支付、貸款、理財商品,不過最震撼的,莫過於臉書的加密貨幣Libra計畫,部分媒體對於大型科技公司開始跨界推出「殺手級」的金融服務,直接斷言這樣的跨界可能會取代銀行,這樣的說法有點言過其實,畢竟金融業的業態有其廣度與深度,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均受到高度監管與法規約束,這些麻煩事,不見得會是追求創新的科技公司想碰觸的。

大型科技公司跨足金融服務的目的,意在擴大業務與市佔率,而因為各自的利基點不同,切入金融服務的角度也不同,就微軟、蘋果、谷歌這一類以應用程式、數據為中心的科技公司而言,是以雲端運算、數據分析等資訊科技作為其跨界金融服務的主要營運領域,而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巨頭,則是著重在如何可以透過金融服務提升無縫接軌的使用者體驗,繼而進一步運用沈澱的資訊提供風險管理以及營運資本活化等解決方案。

科技降低金融門檻、提高便利、效率與透明度

不可諱言,大型科技公司參與金融服務確實促成金融服務出現改變,至少為消費者帶來以下好處:門檻變低、效率提高、透明度增加、便利性提高。許多國家例如美國、英國的監管機構均肯定大型科技公司以及金融科技公司降低金融服務障礙,同時樂於配合提出政策與修法,讓民眾享有更便利的金融環境。

擁有百年根基的金融業面對此一趨勢,也大手筆投資金融科技與推出更便民的金融服務,推升了金融科技的發展,讓金融科技公司能提供給消費者新產品、新服務。從最終結果觀察,消費者無疑是最大贏家。

金融與科技的護城河之戰 就是消費者信任戰

金融業與大型科技公司的這場戰役,說穿了,就是爭取消費者「信任」的爭霸戰。「信任」正是發展金融服務的護城河。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金融業形象跌到谷底,最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交易長久的資訊不對稱以及資訊不透明,使得消費者甚或整個金融體系承受了許多看不清的風險,大型科技公司與金融科技業者趁機崛起,進軍金融服務。

大量的資訊在各式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網站、金融科技提供者累積的結果,也使得「透明」成了話題, 向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呼籲全球主管機關,需要修改法規以因應「主要數位平台」例如電商網站和社群媒體,所引發的競爭和資料保護問題。而美國參議院議員提出的「Dashboard」草案(Designing Accounting Safeguards to Help Broaden Oversight and Regulations on Data Act」,打算要求每月活躍用戶多於1億人、搜集用戶網路資料的公司,必須公開所搜集的用戶資料以及如何被使用等資料。顯示各界皆開始關注消費者的資訊資產如何可以在科技主導的各式服務中獲得對等的保護。

金融+科技 開創贏得更多消費者的機會

顯而易見的是,金融加科技已經是個趨勢,而單純從科技看金融與單純只有金融,都有其短處,選擇合作將會是金融服務業的下一章。我們基於二點看法認為合作將利多於弊:一,科技已經讓金融服務業態變得不同,以libra為例,它讓人們跟「貨幣」的距離變遠了,卻讓「支付」變得便利而簡單,代表即便最終的償付工具還是貨幣,卻不是非有銀行才能買東西。二,金融業礙於業務特性,現實上是無法掌握所有交易資訊與消費內容,亦難像臉書、谷歌等與民眾有高度黏著度,擁有上億用戶,透過合作能讓金融業除了有機會為沒有銀行帳戶的民眾提供金融服務外,也可以讓服務更加貼近使用者需求,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Libra面臨的挑戰是有多少消費者將會真實信任這個虛擬貨幣,使其大量被使用並流通,就如同銀行最大的挑戰是越來越多的日常金融服務漸漸可以脫離銀行而存在,與其將大型科技公司視為威脅,當成夥伴攜手合作,更有機會為金融業、消費者創造贏面。

亞盟金融台灣工商時報專欄 https://bit.ly/30yFFp6

分享這篇文章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